书写笔顺 | 撇折横横撇捺横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EWFH 五笔98版:EWFH 仓颉:BCJ 郑码:QOED 四角码:78240 笔划:3511341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0B8 十进制:32952 |
所在字表 |
基本信息 |
拼音:xī 注音:ㄒㄧ 部首:月部 |
简/繁体笔划 | 笔划:8 部外笔划:4 繁体部首:肉 |
常用输入法 | 五笔86版:EWFH 五笔98版:EWFH 笔划:35113412 |
字库编码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0B8 十进制:32952 |
汉字结构 | 左右结构 |
造 字 法 | 形声字 |
书写笔顺 | 撇折横横撇捺横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EWFH 五笔98版:EWFH 仓颉:BCJ 郑码:QOED 四角码:78240 笔划:3511341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0B8 十进制:32952 |
所在字表 |
[①][xī]
[《廣韻》羲乙切,入質,曉。]
[《廣韻》許訖切,入迄,曉。]
亦作“肹1”。
(1)谓声响振起或传播。
(2)用于人名。如羊舌肸,春秋时晋国大夫。
[②][bì]
[《集韻》兵媚切,去至,幫。]
古地名。春秋鲁地,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。
● 肸
1. 〔~蠁〕散布、传播,如“芬腹~~。”
2. 振动:“芗呹~以掍根兮,声駍隐而历钟。”
◎ 粤语:jat6
◎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 hit7 [台湾四县腔] hit7 [海陆丰腔] hit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