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书写笔顺 | 横竖横折撇横竖撇捺 |
| 输入法 | 五笔86版:FESY 五笔98版:FBSY 仓颉:GNSD 郑码:BYMF 四角码:47194 笔划:121531234 |
| 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79C 十进制:22428 |
| 所在字表 |
| 基本信息 |
拼音:duǒ,duò 注音:ㄉㄨㄛˇ ㄉㄨㄛˋ 部首:土部 |
| 简/繁体笔划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6 |
| 常用输入法 | 五笔86版:FESY 五笔98版:FBSY 笔划:121531234 |
| 字库编码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79C 十进制:22428 |
| 汉字结构 | |
| 造 字 法 |
| 书写笔顺 | 横竖横折撇横竖撇捺 |
| 输入法 | 五笔86版:FESY 五笔98版:FBSY 仓颉:GNSD 郑码:BYMF 四角码:47194 笔划:121531234 |
| 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79C 十进制:22428 |
| 所在字表 |
[①][duǒ]
[《廣韻》徒果切,上果,定。]
亦作“垜1”。
(1)墙或某些建筑物的突出部位。
(2)箭靶。
(3)用泥糊或塑造。
[②][duò]
亦作“垜2”。
(1)堆积。
(2)整齐地堆积成的堆。
(3)明代兵制名。明初定垛兵法,把军户三家编为一垛,其中一户为正,二户为贴。按三丁抽一以应军役。正户兵死,则由贴户抽丁补充。永乐初,改正户、贴户轮次更代,周而复始。
(4)量词。
● 垜
◎ 同“垛”。
● 垜
◎ 同“垛”。
◎ 粤语:do2
◎ 客家话:[梅县腔] do3
◎ 潮州话:do5 do6(t? t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