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写笔顺 |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折竖竖横竖折横横横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QSJH 五笔98版:QSJH 仓颉:CMWJ 郑码:PFKE 四角码:81146 笔划:3411243112522125111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414 十进制:37908 |
所在字表 |
基本信息 |
简体:镡
拼音:xín 注音:ㄒㄧㄣˊ 部首:釒部 |
简/繁体笔划 | 笔划:20 部外笔划:12 繁体部首:金 |
常用输入法 | 五笔86版:QSJH 五笔98版:QSJH 笔划:34112431125221251112 |
字库编码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414 十进制:37908 |
汉字结构 | |
造 字 法 |
书写笔顺 |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折竖竖横竖折横横横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QSJH 五笔98版:QSJH 仓颉:CMWJ 郑码:PFKE 四角码:81146 笔划:3411243112522125111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414 十进制:37908 |
所在字表 |
[①][xín]
[《廣韻》徐林切,平侵,邪。]
[《廣韻》徒含切,平覃,定。]
[《廣韻》餘針切,平侵,以。]
“镡1”的繁体字。
(1)剑柄末端的突起部分,状如蕈类,中空,上有孔,吹而有声。也称剑首、剑珥、剑鼻。
(2)指刀、剑之柄与刀、剑之身连接处的两旁突出部分。
(3)因喻险要地势。
(4)古代兵器,形似剑而小。
(5)姓。东汉有鐔显。见《後汉书·循吏传》。
◎ 粤语:taam4
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cim2 tam2 [客英字典] tam2 jam2 [梅县腔] cim2 tam2 [台湾四县腔] cim2 tam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