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写笔顺 | 捺折竖撇捺撇竖折横横撇横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PURF 五笔98版:PURF 仓颉:LHWJ 郑码:WTNE 四角码:36240 笔划:452343251131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8E8 十进制:35048 |
所在字表 | 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》、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 |
基本信息 |
拼音:bì,pí 注音:ㄅㄧˋ ㄆㄧˊ 部首:衤部 |
简/繁体笔划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8 繁体部首:衣 笔划:14 部外笔划:8 |
常用输入法 | 五笔86版:PURF 五笔98版:PURF 笔划:4523432511312 |
字库编码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8E8 十进制:35048 |
汉字结构 | 左右结构 |
造 字 法 | 形声;从衤、卑声 |
书写笔顺 | 捺折竖撇捺撇竖折横横撇横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PURF 五笔98版:PURF 仓颉:LHWJ 郑码:WTNE 四角码:36240 笔划:452343251131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8E8 十进制:35048 |
所在字表 | 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》、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 |
[①][pí]
[《廣韻》符支切,平支,並。]
“朇1”的今字。“卑4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古代的次等礼服。与最上等的相对而言。
(2)副贰;辅佐。
(3)引申为小。参见“裨海”。
(4)通“陴”。
(5)古邑名。春秋庸国属地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:“唯裨、鯈、魚人實逐之。”杜预注:“裨、鯈、魚,庸三邑。”一说,部落名。杨伯峻注:“裨、鯈、魚恐俱是庸人所帥'羣蠻'之部落名,杜注不可信。裨、鯈所在之地,今已不得知。魚則當在今四川省奉節縣東五里。”
(6)姓。春秋时郑有裨灶。见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。
[②][bì]
[《廣韻》必移切,平支,幫。]
亦作“禆1”。亦作“禆2”。
(1)增加;增补。
(2)弥补。
(3)补益。
● 裨
◎ 增添,补助:大有~益。~补。
● 裨
1. 古代的次等礼服。
2. 副,偏,小:~将。偏~。
◎ 粤语:bei1 pei4
◎ 客家话:[梅县腔] bi1 pi1 [台湾四县腔] bi1 [客英字典] bi1 pi1 [海陆丰腔] bi1 [宝安腔] bi1 [客语拼音字汇] bi1 pi2
◎ 潮州话:bi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