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写笔顺 | 捺横撇捺横撇横竖撇捺竖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UTJK 五笔98版:UTJK 仓颉:KHDN 郑码:TMKD 四角码:00120 笔划:41341312342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5E2 十进制:30178 |
所在字表 | 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》、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》、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 |
基本信息 |
拼音:lì 注音:ㄌㄧˋ 部首:疒部 |
简/繁体笔划 | 笔划:12 部外笔划:7 |
常用输入法 | 五笔86版:UTJK 五笔98版:UTJK 笔划:413413123422 |
字库编码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5E2 十进制:30178 |
汉字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造 字 法 | 形声;从疒、利声 |
书写笔顺 | 捺横撇捺横撇横竖撇捺竖竖 |
输入法 | 五笔86版:UTJK 五笔98版:UTJK 仓颉:KHDN 郑码:TMKD 四角码:00120 笔划:413413123422 |
Unicode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5E2 十进制:30178 |
所在字表 | 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》、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》、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 |
[①][lì]
[《廣韻》力至切,去至,來。]
(1)泄泻。亦指肠道传染病赤白痢。
(2)见“瘌痢”。
● 痢
1. 中医学病名,古称“滞下”。又因病情不同而有“赤~”、“白~”、“赤白~”、“噤口~”等名。
2. 〔~疾〕传染病。症状有大便频繁,腹痛,发热,粪便带脓、血和黏液等。
3. 见“瘌”字“瘌痢”。
◎ 粤语:lei6
◎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li5 [客英字典] li5 [海陆丰腔] li6 [宝安腔] li3 [梅县腔] li5 [客语拼音字汇] li4 [东莞腔] li5
◎ 潮州话:li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