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嗄
					
康熙字典部首:口
					康熙字典笔划:13 部外笔划:10
				康熙字典解释:
					〔古文〕??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所嫁切,沙去聲。《玉篇》聲破。《集韻》聲變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終日號而嗌不嗄,和之至也。《集韻》或作??。 又《廣韻》於犗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於邁切《韻會》幺邁切,??音隘。《廣韻》聲敗。《集韻》氣逆也。楚人謂啼極無聲爲嗄。 又《集韻》乙界切,噫去聲。亦氣逆也。或作噎。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
		
		
		拼音:shà,á 注音:ㄕㄚˋ ㄚˊ 部首:口部  | 
	 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10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KDHT 五笔98版:KDHT 笔划:2511325111354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5C4 十进制:21956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 
| 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口、夏声 | 

〔古文〕??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所嫁切,沙去聲。《玉篇》聲破。《集韻》聲變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終日號而嗌不嗄,和之至也。《集韻》或作??。 又《廣韻》於犗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於邁切《韻會》幺邁切,??音隘。《廣韻》聲敗。《集韻》氣逆也。楚人謂啼極無聲爲嗄。 又《集韻》乙界切,噫去聲。亦氣逆也。或作噎。

 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