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熬

康熙字典部首:火
康熙字典笔划:15 部外笔划:11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五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刀切,??音敖。《說文》本作??。乾煎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,齊楚以往,謂之熬。《禮·內則》煎醢加于陸稻上,沃之以膏,曰淳熬。《周禮·地官·舍人》共飯米熬穀。《後漢·邊讓傳》少汁,則熬而不可熟。 又與嗸通。《前漢·陳湯傳》衆庶熬熬苦之。《註》愁聲。 《說文》或作?。《集韻》或作??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āo,áo 注音:ㄠ ㄠˊ 部首:灬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4 部外笔划:10 繁体部首:火 笔划:15 部外笔划:11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GQTO 五笔98版:GQTO 笔划:1121533134444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1AC 十进制:29100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 |
《唐韻》五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刀切,??音敖。《說文》本作??。乾煎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,齊楚以往,謂之熬。《禮·內則》煎醢加于陸稻上,沃之以膏,曰淳熬。《周禮·地官·舍人》共飯米熬穀。《後漢·邊讓傳》少汁,則熬而不可熟。 又與嗸通。《前漢·陳湯傳》衆庶熬熬苦之。《註》愁聲。 《說文》或作?。《集韻》或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