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萹
					
康熙字典部首:艸
					康熙字典笔划:15 部外笔划:9
				康熙字典解释:
					《唐韻》布??切,音邊。萹竹,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竹萹蓄。《疏》布地而生,節閒白華,葉細綠,人謂之萹竹。 又《廣韻》方典切,音匾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蒲眠切,音腁。萹??,草木動貌。
漢典
考證:〔《爾雅·釋草》竹萹蓄。《註》布地而生。〕 謹照原文註改疏。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
		
		
		拼音:biān 注音:ㄅㄧㄢ 部首:艹部  | 
	 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2 部外笔划:9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5 部外笔划:9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YNA 五笔98版:AYNA 笔划:122451325122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439 十进制:33849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 
| 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扁声 | 

《唐韻》布??切,音邊。萹竹,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竹萹蓄。《疏》布地而生,節閒白華,葉細綠,人謂之萹竹。 又《廣韻》方典切,音匾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蒲眠切,音腁。萹??,草木動貌。
漢典
考證:〔《爾雅·釋草》竹萹蓄。《註》布地而生。〕 謹照原文註改疏。

 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