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渤
					
康熙字典部首:水
					康熙字典笔划:13 部外笔划:9
				康熙字典解释:
					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蒲沒切,音孛。渤澥海別支名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浮渤澥。亦作勃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北有勃海之利。《索隱》勃,旁跌也。旁跌出者,橫在濟北,故齊都賦云:海旁出爲勃,名曰勃海郡。 又滃渤,霧出貌。《郭璞·江賦》氣滃渤以霧杳。 又漰渤,水聲。《郭璞·江賦》鼓?窟以漰渤。 《集韻》或从勃作渤。通作浡。
 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拼音:bó 注音:ㄅㄛˊ 部首:氵部 |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2 部外笔划:9 繁体部首:水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IFPL 五笔98版:IFPE 笔划:441124552153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E24 十进制:28196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 
| 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氵、勃声 | 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蒲沒切,音孛。渤澥海別支名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浮渤澥。亦作勃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北有勃海之利。《索隱》勃,旁跌也。旁跌出者,橫在濟北,故齊都賦云:海旁出爲勃,名曰勃海郡。 又滃渤,霧出貌。《郭璞·江賦》氣滃渤以霧杳。 又漰渤,水聲。《郭璞·江賦》鼓?窟以漰渤。 《集韻》或从勃作渤。通作浡。

 
 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