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【卷三】【言部】訾
不思稱意也。从言此聲。《詩》曰:“翕翕訿訿。”將此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訾訾,逗。二字今補。不思稱意也。釋訓云。翕翕訿訿,莫供職也。毛傳云。潝潝然患其上。訿訿然不思稱其上。不思稱其上者,謂不思報稱其上之恩也。大雅傳云。訿訿,寙不供事也。二傳辭異義同。意者,意內言外之意。按禮記少儀注。訾,思也。凡二見。此别一義。从言。此聲。將此切。十五十六部。按呰毁字古作呰。與訾别。後人混用。詩曰。翕翕訿訿。小雅文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zī 注音:ㄗ 部首:言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6 繁体部首:言 笔划:12 部外笔划:5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HXYF 笔划:212135411125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A3E 十进制:35390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言、此声 |
【卷三】【言部】訾
不思稱意也。从言此聲。《詩》曰:“翕翕訿訿。”將此切
訾訾,逗。二字今補。不思稱意也。釋訓云。翕翕訿訿,莫供職也。毛傳云。潝潝然患其上。訿訿然不思稱其上。不思稱其上者,謂不思報稱其上之恩也。大雅傳云。訿訿,寙不供事也。二傳辭異義同。意者,意內言外之意。按禮記少儀注。訾,思也。凡二見。此别一義。从言。此聲。將此切。十五十六部。按呰毁字古作呰。與訾别。後人混用。詩曰。翕翕訿訿。小雅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