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㿃

康熙字典部首:疒
康熙字典笔划:16 部外笔划:11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??竹例切,音蛭。《玉篇》半頭瘡也。 又《玉篇》赤白痢也。 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直例切,音滯。又《集韻》丁計切,音帝。義??同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當蓋切,音帶。《正字通》赤?,白?,婦人下部病。
| 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dài,zhì 注音:ㄉㄞˋ ㄓˋ 部首:疒部 |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6 部外笔划:11 |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UAQH 五笔98版:UAQH 笔划:4134112213545252 |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扩充-A Unicode十六进制:U+3FC3 十进制:16323 |
| 【汉字结构】 | |
| 【造 字 法】 |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??竹例切,音蛭。《玉篇》半頭瘡也。 又《玉篇》赤白痢也。 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直例切,音滯。又《集韻》丁計切,音帝。義??同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當蓋切,音帶。《正字通》赤?,白?,婦人下部病。
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