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【卷二】【口部】唬
嗁聲也。一曰虎聲。从口从虎。讀若暠。呼訏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虎聲也。鍇本不誤。鉉本改爲嗁聲。誤甚。自吠篆已下。皆言鳥獸矣。通俗文曰。虎聲謂之哮。唬當讀呼去聲。亦讀如罅字。从虎口,虎亦聲也。五部。从口虎。與吠意同。主於說口。故不入犬,虎部。○此下鍇有一曰虎聲四字。鉉本此四字在从口之上。皆淺人誤增。讀若暠。說文無此字。鉉用唐韵呼訝切。玉篇呼交切。與此讀合。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
		
		
		拼音:hǔ,xià 注音:ㄏㄨˇ ㄒㄧㄚˋ 部首:口部  | 
	 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1 部外笔划:8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KHAM 笔划:25121531535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52C 十进制:21804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 
| 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口、虎声 | 

【卷二】【口部】唬
嗁聲也。一曰虎聲。从口从虎。讀若暠。呼訏切
虎聲也。鍇本不誤。鉉本改爲嗁聲。誤甚。自吠篆已下。皆言鳥獸矣。通俗文曰。虎聲謂之哮。唬當讀呼去聲。亦讀如罅字。从虎口,虎亦聲也。五部。从口虎。與吠意同。主於說口。故不入犬,虎部。○此下鍇有一曰虎聲四字。鉉本此四字在从口之上。皆淺人誤增。讀若暠。說文無此字。鉉用唐韵呼訝切。玉篇呼交切。與此讀合。

 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