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𧳆
					
康熙字典部首:豸
					康熙字典笔划:13 部外笔划:6
				康熙字典解释:
					《廣韻》他紅切《集韻》他東切,??音通。??,或作??。獸名。《山海經》泰山有獸,狀如豚而有珠,名曰狪,狪其鳴自訆。 又《集韻》徒東切,音同。野彘。
漢典
考證:〔其鳴自呼,名曰??。〕 謹照山海經原文改名曰狪,狪其鳴自訆。
 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拼音:tōng,tóng 注音: 部首:豸部 |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6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EEMK 笔划:3443533251251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扩充-B Unicode十六进制:U+27CC6 十进制:163014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|
| 【造 字 法】 | 

《廣韻》他紅切《集韻》他東切,??音通。??,或作??。獸名。《山海經》泰山有獸,狀如豚而有珠,名曰狪,狪其鳴自訆。 又《集韻》徒東切,音同。野彘。
漢典
考證:〔其鳴自呼,名曰??。〕 謹照山海經原文改名曰狪,狪其鳴自訆。

 
 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