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呹
					
康熙字典部首:口
					康熙字典笔划:8 部外笔划:5
				康熙字典解释:
					《集韻》弋質切,音逸。《玉篇》牛羊呞草貌。《集韻》羊呞貌。 又《集韻》疾也。 又勑栗切,音抶。聲也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薌呹肸以掍根兮,聲駍隱而歷鐘。《註》師古曰:風之動樹,聲響振起衆根,合同駍隱,而盛歷入殿上之鐘也。薌,讀與響同。呹,丑乙反。
漢典
考證:〔《揚雄·甘泉賦》薌呹肹以棍根兮。〕 謹照原文肹改肸。棍改掍。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
		
		
		拼音:yì 注音:ㄧˋ 部首:口部  | 
	 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8 部外笔划:5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KRWY 五笔98版:KTGY 笔划:25131134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479 十进制:21625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|
| 【造 字 法】 | 

《集韻》弋質切,音逸。《玉篇》牛羊呞草貌。《集韻》羊呞貌。 又《集韻》疾也。 又勑栗切,音抶。聲也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薌呹肸以掍根兮,聲駍隱而歷鐘。《註》師古曰:風之動樹,聲響振起衆根,合同駍隱,而盛歷入殿上之鐘也。薌,讀與響同。呹,丑乙反。
漢典
考證:〔《揚雄·甘泉賦》薌呹肹以棍根兮。〕 謹照原文肹改肸。棍改掍。

 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