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絼
					
康熙字典部首:糸
					康熙字典笔划:13 部外笔划:7
				康熙字典解释:
					《集韻》丈忍切,音朕。《周禮·地官·封人》凡祭祀,飾其牛牲,置其絼。《註》鄭司農云:絼,著牛鼻繩,所以牽牛者。今時謂之雉,與古者名同。鄭康成云:絼字當以豸爲聲。《釋文》亦作紖。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
		
		
		拼音:zhèn 注音:ㄓㄣˋ 部首:糹部  | 
	 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7 繁体部首:糸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XEET 五笔98版:XET 笔划:5544443443533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D7C 十进制:32124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|
| 【造 字 法】 | 

《集韻》丈忍切,音朕。《周禮·地官·封人》凡祭祀,飾其牛牲,置其絼。《註》鄭司農云:絼,著牛鼻繩,所以牽牛者。今時謂之雉,與古者名同。鄭康成云:絼字當以豸爲聲。《釋文》亦作紖。

 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