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揞
康熙字典部首:手
康熙字典笔划:13 部外笔划:9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烏感切,庵上聲。藏也。手覆也。 又《集韻》烏紺切,音暗。掩也。 又古暗切,音紺。義同。 又於咸切,黯平聲。《揚子·方言》滅也。荆楚曰揞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於陷切,音韽。吳人云拋也。《六書故》暗擲弃也。又《集韻》益涉切,音靨。挰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ǎn 注音:ㄢˇ 部首:扌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2 部外笔划:9 繁体部首:手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RUJG 五笔98版:RUJG 笔划:12141431251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3DE 十进制:2556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扌、音声 |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烏感切,庵上聲。藏也。手覆也。 又《集韻》烏紺切,音暗。掩也。 又古暗切,音紺。義同。 又於咸切,黯平聲。《揚子·方言》滅也。荆楚曰揞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於陷切,音韽。吳人云拋也。《六書故》暗擲弃也。又《集韻》益涉切,音靨。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