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萆
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4 部外笔划:8
康熙字典解释:
《集韻》賔彌切,音??。《類篇》萆薢,藥草。 又頻彌切,音陴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必袂切,音蔽。《山海經》小華之山,其草有萆荔。 又與蔽通。《前漢·韓信傳》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。《師古註》蔽隱于山閒,使敵不見。 又《唐韻》蒲歷切,音甓。《玉篇》雨衣也。《類篇》一曰蓑衣。 又《唐韻古音》同菝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bì 注音:ㄅㄧˋ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1 部外笔划:8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4 部外笔划:8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RTF 五笔98版:ARTF 笔划:1223251131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406 十进制:33798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集韻》賔彌切,音??。《類篇》萆薢,藥草。 又頻彌切,音陴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必袂切,音蔽。《山海經》小華之山,其草有萆荔。 又與蔽通。《前漢·韓信傳》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。《師古註》蔽隱于山閒,使敵不見。 又《唐韻》蒲歷切,音甓。《玉篇》雨衣也。《類篇》一曰蓑衣。 又《唐韻古音》同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