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徬

康熙字典部首:彳
康熙字典笔划:13 部外笔划:10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蒲浪切,旁去聲。《說文》附行也。《廣韻》附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牛人》凡會同軍旅行役,共其兵車之牛與其牽徬,以載公任器。《註》牽徬,在轅外輓牛也。人御之居其前曰牽,居其旁曰徬。 又與傍通。《集韻》傍,或書作徬。 又與彷通。《集韻》彷,亦作徬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páng 注音:ㄆㄤˊ 部首:彳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10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TUPY 五笔98版:TYUY 笔划:3324143454153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FAC 十进制:24492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蒲浪切,旁去聲。《說文》附行也。《廣韻》附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牛人》凡會同軍旅行役,共其兵車之牛與其牽徬,以載公任器。《註》牽徬,在轅外輓牛也。人御之居其前曰牽,居其旁曰徬。 又與傍通。《集韻》傍,或書作徬。 又與彷通。《集韻》彷,亦作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