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栟
康熙字典部首:木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6
康熙字典解释:
俗栟字。
《唐韻》府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盈切《正韻》補明切,??音幷。《說文》栟櫚,椶也。《正字通》栟櫚木高一二丈,葉如蒲扇,葉下有毛如鬉,故謂之鬉櫚。亦作椶櫚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楈??栟櫚。《李善註》皮可爲索。《唐書·南蠻傳》訶陵國雖大屋亦覆以栟櫚。 又作幷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仁頻幷閭。卽栟櫚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bēn,bīng 注音:ㄅㄣ ㄅㄧㄥ 部首:木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0 部外笔划:6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SUAH 五笔98版:SUAH 笔划:123443113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81F 十进制:26655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木、并声 |
俗栟字。
《唐韻》府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盈切《正韻》補明切,??音幷。《說文》栟櫚,椶也。《正字通》栟櫚木高一二丈,葉如蒲扇,葉下有毛如鬉,故謂之鬉櫚。亦作椶櫚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楈??栟櫚。《李善註》皮可爲索。《唐書·南蠻傳》訶陵國雖大屋亦覆以栟櫚。 又作幷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仁頻幷閭。卽栟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