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邲

康熙字典部首:邑
康熙字典笔划:12 部外笔划:5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毘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薄必切《正韻》薄密切,??音佖。《說文》鄭地。《春秋·宣十二年》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。《註》在鄭州管城縣。 又姓,見《姓苑》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??兵媚切,音祕。《廣韻》好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bì 注音:ㄅㄧˋ 部首:阝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7 部外笔划:5 繁体部首:邑 笔划:8 部外笔划:5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NTBH 五笔98版:NTBH 笔划:454345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0B2 十进制:37042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阝、必声 |
《唐韻》毘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薄必切《正韻》薄密切,??音佖。《說文》鄭地。《春秋·宣十二年》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。《註》在鄭州管城縣。 又姓,見《姓苑》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??兵媚切,音祕。《廣韻》好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