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摽

康熙字典部首:手
康熙字典笔划:15 部外笔划:11
康熙字典解释:
〔古文〕??《唐韻》符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婢小切,??音鰾。讀若瓢上聲。《說文》擊也。一曰挈??牡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摽蘦,落也。《詩·召南》摽有梅。 又拊心貌。《詩·邶風》寤辟有摽。《傳》辟拊心也。《疏》謂拊心之時,其手摽然。 又《集韻》被表切,音殍。亦落也。詩:摽有梅。徐邈讀。 又《唐韻》撫招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紕招切,??音漂。亦擊也。與??同。《左傳·哀十二年》長木之斃,無不摽也。《註》長木斃踣于地,不擇物而後摽擊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匹妙切,音剽。讀若漂去聲。義同。又落也。 又《集韻》毗召切,音驃。讀若瓢去聲。亦擊也。 又匹歷切,音霹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??遙切,音飇。義同。 又麾也。《公羊傳·莊十三年》曹子摽劒而去之。《孟子》摽使者,出諸大門之外。 又刀末也。《前漢·王莽傳》摽末之功。《註》刀末之摽。 又《唐韻》匹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披交切,??與拋同。《說文》拋或从手票聲。通用摽。互見拋字註。○按《唐韻》符少切,本筱韻,上聲。《說文》誤收去聲。新添《廣韻》改頻小切,宜從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