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郣

康熙字典部首:邑
康熙字典笔划:14 部外笔划:7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蒲没切《集韻》薄没切,??音勃。《說文》郣海,地名。 又地之起者曰郣。 又《正字通》通作渤。渤澥,海名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作?海,《封禪書》作?海,《揚雄傳》作勃解,皆轉寫之譌耳。 又叶皮列切,音別。《鮑昭·樂府》築山擬蓬壷,穿池類溟郣。選色徧齊代,徵聲匝邛越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bó 注音:ㄅㄛˊ 部首:阝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7 繁体部首:邑 笔划:10 部外笔划:7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FPBB 五笔98版:FPBB 笔划:12455215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0E3 十进制:37091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蒲没切《集韻》薄没切,??音勃。《說文》郣海,地名。 又地之起者曰郣。 又《正字通》通作渤。渤澥,海名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作?海,《封禪書》作?海,《揚雄傳》作勃解,皆轉寫之譌耳。 又叶皮列切,音別。《鮑昭·樂府》築山擬蓬壷,穿池類溟郣。選色徧齊代,徵聲匝邛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