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查字:
肠字基本信息
【基本信息】 繁体:腸  拼音:cháng
注音:ㄔㄤˊ  部首:月部
【简/繁体笔划】 笔划:7  部外笔划:3 
【常用输入法】 五笔86版:ENRT  五笔98版:ENRT  笔划:3511533 
【字库编码】 CJK 统一汉字 Unicode十六进制:U+80A0 十进制:32928
【汉字结构】 左右结构
【造 字 法】 形声;从月、声
肠字康熙字典查询
康熙字典条目:肠
肠字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部首:肉
康熙字典笔划: 部外笔划:
康熙字典解释:

《唐韻》直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仲良切,??音長。《說文》大小腸,藏府之二名也。《正字通》大腸長二丈一尺,廣四寸,徑一寸,當臍右迴疊十六曲,盛穀一斗,水七升半。小腸長三丈二尺,廣二寸半,徑八分分之少半,左迴疊積十六曲,容穀二斗四升,水六升三合。《白虎通》大腸,小腸,心肺府也。腸爲心肺主,心爲皮體主,故爲兩府也。《詩·大雅》自有肺腸。《書·盤庚》今予其敷心腹腎腸,歷告爾百姓于朕志。 又《釋名》暢也,言通暢胃氣也。 又《博雅》詳也。 又羊腸,太行山坂名。《戰國策》趙聞之起兵臨羊腸。《史記·趙世家》羊腸之西。《註》太行山坂通名。南屬懷州,北屬澤州。 又無腸,國名。《山海經》無腸之國,在深目東,其爲人長而無腸。 又馬腸,獸名。《山海經》讙舉之山,雒水出焉,其中多馬腸之物。《註》馬腸,人面虎身,音如嬰兒。 又魚腸,劒名。見《三國蜀志》。 又草名。《博雅》鹿腸,??蔘也。《又》馬腸,亦草名,葉似桑。見《山海經·讙舉之出註》。 又黃腸,槨名。《後漢·梁商傳》賜黃腸玉匣。《註》以栢木黃心爲槨也。又《禮·儀志》治黃腸題凑,便房如禮。

 最近查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