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芪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4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巨支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??音其。黃芪,藥名。《本草》一名戴糝,一名王孫,根長三尺,以耒折之如綿,謂之綿黃芪。又有白水芪,赤水芪,木芪,功用??同。 又《集韻》翹移切,音跂。《博雅》芪母,草名。 又《集韻》陳尼切,音遲。與荎通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qí 注音:ㄑㄧˊ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7 部外笔划:4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0 部外笔划:4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QAB 五笔98版:AQAB 笔划:1223515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2AA 十进制:33450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氏声 |
《唐韻》巨支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??音其。黃芪,藥名。《本草》一名戴糝,一名王孫,根長三尺,以耒折之如綿,謂之綿黃芪。又有白水芪,赤水芪,木芪,功用??同。 又《集韻》翹移切,音跂。《博雅》芪母,草名。 又《集韻》陳尼切,音遲。與荎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