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擉
![擉字康熙字典](/static/kxzd/64C9_1_b.gif)
康熙字典部首:手
康熙字典笔划:17 部外笔划:13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測角切,音齪。與簎同。刺取龞蜃也。《莊子·則陽篇》冬則擉龞於江。《韓愈·祭鱷魚文》罔繩擉刃,以除蟲蛇惡物。或作捒。又作捔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敕角切,音?。亦與簎同。 又《集韻》側角切,音捉。又殊玉切,音蜀。又樞玉切,音觸。義??同。 又株玉切,音斸。《莊子·擉龞註》徐邈讀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chuò 注音:ㄔㄨㄛˋ 部首:扌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6 部外笔划:13 繁体部首:手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RLQJ 五笔98版:RLQJ 笔划:121252213525121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4C9 十进制:25801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?測角切,音齪。與簎同。刺取龞蜃也。《莊子·則陽篇》冬則擉龞於江。《韓愈·祭鱷魚文》罔繩擉刃,以除蟲蛇惡物。或作捒。又作捔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敕角切,音?。亦與簎同。 又《集韻》側角切,音捉。又殊玉切,音蜀。又樞玉切,音觸。義??同。 又株玉切,音斸。《莊子·擉龞註》徐邈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