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聰

康熙字典部首:耳
康熙字典笔划:17 部外笔划:11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倉紅切《集韻》麤叢切,??音驄。《說文》察也。《廣韻》聞也,明也,通也,聽也。《書·洪範》聰作謀。《史記·商君傳》反聽之謂聰,內視之謂明。《管子·宙合篇》耳司聽,聽必順聞,聞審謂之聰。《註》耳之所聞,旣順且審,故謂之聰。 又《韻補》叶千剛切,音倉。《陳琳·柳賦》穆穆天子,亶聽聰兮。德音允塞,民所望兮。宜爾嘉樹,配甘棠兮。望平聲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简体:聪
拼音:cōng 注音:ㄘㄨㄥ 部首:耳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7 部外笔划:11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BTLN 笔划:1221113253541454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070 十进制:32880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倉紅切《集韻》麤叢切,??音驄。《說文》察也。《廣韻》聞也,明也,通也,聽也。《書·洪範》聰作謀。《史記·商君傳》反聽之謂聰,內視之謂明。《管子·宙合篇》耳司聽,聽必順聞,聞審謂之聰。《註》耳之所聞,旣順且審,故謂之聰。 又《韻補》叶千剛切,音倉。《陳琳·柳賦》穆穆天子,亶聽聰兮。德音允塞,民所望兮。宜爾嘉樹,配甘棠兮。望平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