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疸
康熙字典部首:疒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5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丁幹切《集韻》得案切,??音旦。《說文》黃病也。《內經》目黃,溺黃赤,安臥者黃疸,已食如饑者胃疸。《方書》疸有五,黃胖,黃疸,酒疸,穀疸,女勞疸。 又《廣韻》多旱切《集韻》黨旱切,??音亶。義同。 又惡創也。亦作癉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dǎn 注音:ㄉㄢˇ 部首:疒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0 部外笔划:5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UJGD 五笔98版:UJGD 笔划:413412511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5B8 十进制:3013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半包围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疒、旦声 |
《唐韻》丁幹切《集韻》得案切,??音旦。《說文》黃病也。《內經》目黃,溺黃赤,安臥者黃疸,已食如饑者胃疸。《方書》疸有五,黃胖,黃疸,酒疸,穀疸,女勞疸。 又《廣韻》多旱切《集韻》黨旱切,??音亶。義同。 又惡創也。亦作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