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垤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土,至声。本义: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;小土堆)同本义 [mound thrown up by ants]
蚍蜉其场谓之坻,或谓之垤。——《方言》十一
鹳鸣于垤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
百年炊未熟,一垤蚁追奔。——宋· 黄庭坚《次韵子瞻赠王定国》
(2) 又如:垤堄(积土成堆);丘垤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dié 注音:ㄉㄧㄝˊ 部首:土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6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FGCF 五笔98版:FGCF 笔划:12115412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7A4 十进制:2243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土、至声 |
◎ 垤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土,至声。本义: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;小土堆)同本义 [mound thrown up by ants]
蚍蜉其场谓之坻,或谓之垤。——《方言》十一
鹳鸣于垤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
百年炊未熟,一垤蚁追奔。——宋· 黄庭坚《次韵子瞻赠王定国》
(2) 又如:垤堄(积土成堆);丘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