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葶
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5 部外笔划:9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特丁切,音亭。《爾雅·釋草》蕇,葶藶。《註》實葉皆似芥,一名大室,一名丁歷。《西京雜記》葶藶死於盛夏。 又《廣韻》都挺切,音頂。毒草。《山海經》熊耳山有草,狀如蘇而赤華,名葶?,可以毒魚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tíng 注音:ㄊㄧㄥˊ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2 部外笔划:9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5 部外笔划:9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YPS 五笔98版:AYPS 笔划:12241251451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476 十进制:33910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特丁切,音亭。《爾雅·釋草》蕇,葶藶。《註》實葉皆似芥,一名大室,一名丁歷。《西京雜記》葶藶死於盛夏。 又《廣韻》都挺切,音頂。毒草。《山海經》熊耳山有草,狀如蘇而赤華,名葶?,可以毒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