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譌

康熙字典部首:言
康熙字典笔划:19 部外笔划:12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五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吾禾切,??音吪。《說文》譌言也。引《詩》民之譌言。今《小雅》作訛。又《玉篇》僞也,化也,動也。又妖言也。??詳訛字註。 又《山海經》章莪山有鳥,名曰畢方,見則邑有譌火。《註》譌亦妖訛字。 又《集韻》吾瓜切,瓦平聲。與譁同。 又《集韻》古委切,音垝。與詭同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é 注音:ㄜˊ 部首:言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9 部外笔划:12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YETO 五笔98版:YETO 笔划:411125134433555444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B4C 十进制:35660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五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吾禾切,??音吪。《說文》譌言也。引《詩》民之譌言。今《小雅》作訛。又《玉篇》僞也,化也,動也。又妖言也。??詳訛字註。 又《山海經》章莪山有鳥,名曰畢方,見則邑有譌火。《註》譌亦妖訛字。 又《集韻》吾瓜切,瓦平聲。與譁同。 又《集韻》古委切,音垝。與詭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