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茯
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2 部外笔划:6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茯苓。《博物志》松柏脂入地千年化爲茯苓,茯苓化爲琥珀。今泰山出茯苓而無琥珀,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。《本草》多年樵斫之松,根之氣味抑鬱未絕,精英未淪,其精氣盛者,發泄於外,結爲茯苓,故不抱根,離其本體,有零之義也。精氣不盛,止爲附結本根,旣不離本,故曰茯神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fú 注音:ㄈㄨˊ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9 部外笔划:6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2 部外笔划:6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WDU 五笔98版:AWDU 笔划:12232134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32F 十进制:33583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伏声 |
《唐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茯苓。《博物志》松柏脂入地千年化爲茯苓,茯苓化爲琥珀。今泰山出茯苓而無琥珀,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。《本草》多年樵斫之松,根之氣味抑鬱未絕,精英未淪,其精氣盛者,發泄於外,結爲茯苓,故不抱根,離其本體,有零之義也。精氣不盛,止爲附結本根,旣不離本,故曰茯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