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烰
康熙字典部首:火
康熙字典笔划:11 部外笔划:7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縛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房尤切《正韻》房鳩切,??音浮。《爾雅·釋訓》烰烰,烝也。《註》氣出盛。《疏》大雅云:烝之浮浮。浮烰音義同。 又《呂氏春秋》有侁氏女子採桑,得嬰兒于空桑之中,獻之其君,其君令烰人養之。《註》烰,猶庖也。 又《集韻》平幽切,音滮。火氣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fú,páo 注音:ㄈㄨˊ ㄆㄠˊ 部首:火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1 部外笔划:7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OEBG 五笔98版:OEBG 笔划:4334344352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0F0 十进制:28912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縛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房尤切《正韻》房鳩切,??音浮。《爾雅·釋訓》烰烰,烝也。《註》氣出盛。《疏》大雅云:烝之浮浮。浮烰音義同。 又《呂氏春秋》有侁氏女子採桑,得嬰兒于空桑之中,獻之其君,其君令烰人養之。《註》烰,猶庖也。 又《集韻》平幽切,音滮。火氣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