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藁
〈名〉
(1) 同“稾(稿)”。禾秆 [stalk]
儿馁嗔郎罢,妻寒望稾砧。——宋· 唐庚《自笑》
(2) 又如:藁砧(稻草与砧板,古代行刑时的用具);藁人(用草扎成的人形);藁秸(稻、麦等的秆子)
(3) 同“稾(稿)”。稿子,草稿 [draft]。如:藁草(草稿)
词性变化
◎ 藁
〈形〉
同“稾(槁)”。干枯 [dried up]。如:藁草(干草)
常用词组
藁本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gǎo 注音:ㄍㄠˇ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7 部外笔划:14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20 部外笔划:14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YMS 五笔98版:AYMS 笔划:122412512525112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5C1 十进制:34241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中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高声 |
◎ 藁
〈名〉
(1) 同“稾(稿)”。禾秆 [stalk]
儿馁嗔郎罢,妻寒望稾砧。——宋· 唐庚《自笑》
(2) 又如:藁砧(稻草与砧板,古代行刑时的用具);藁人(用草扎成的人形);藁秸(稻、麦等的秆子)
(3) 同“稾(稿)”。稿子,草稿 [draft]。如:藁草(草稿)
◎ 藁
〈形〉
同“稾(槁)”。干枯 [dried up]。如:藁草(干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