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鲠

康熙字典部首:魚
康熙字典笔划: 部外笔划: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古杏切,梗去聲。《說文》本作??,魚骨。《廣韻》刺在喉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註》乾魚近腴,多骨鯁。《前漢·賈山傳》祝鯁在後。又《廣韻》骨鯁蹇諤之臣。《後漢·來歙傳》太中大夫段襄骨鯁,可任。《註》骨鯁,喩正直也。又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蛟龍生鯤鯁。又與梗同。《後漢·殷熲傳》至今爲鯁。《註》與梗同。又《集韻》居孟切,音賡。義同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繁体:鯁
拼音:gěng 注音:ㄍㄥˇ 部首:鱼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5 部外笔划:7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QGGQ 五笔98版:QGGR 笔划:3525121112511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CA0 十进制:4009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鱼、更声 |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?古杏切,梗去聲。《說文》本作??,魚骨。《廣韻》刺在喉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註》乾魚近腴,多骨鯁。《前漢·賈山傳》祝鯁在後。又《廣韻》骨鯁蹇諤之臣。《後漢·來歙傳》太中大夫段襄骨鯁,可任。《註》骨鯁,喩正直也。又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蛟龍生鯤鯁。又與梗同。《後漢·殷熲傳》至今爲鯁。《註》與梗同。又《集韻》居孟切,音賡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