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鴣

康熙字典部首:鳥
康熙字典笔划:16 部外笔划:5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古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攻乎切,??音孤。《說文》鷓鴣,小類班鳩。《埤雅》臆前有白圓點文,多對啼,常向日飛,畏霜露,蚤晚稀出,有時夜飛,則以木葉自覆其背。志常南向,不思北徂,雖東西回翅,開翅之始,必先南翥,故一名懷南。江左名爲逐影。其鳴自呼云:鉤輈格磔,行不得也,哥哥。《林通詩》林木叫鉤輈。《註》鷓鴣自呼也。互詳鷓字註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简体:鸪
拼音:gū 注音:ㄍㄨ 部首:鳥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6 部外笔划:5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DWVO 笔划:122513251115444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D23 十进制:40227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古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攻乎切,??音孤。《說文》鷓鴣,小類班鳩。《埤雅》臆前有白圓點文,多對啼,常向日飛,畏霜露,蚤晚稀出,有時夜飛,則以木葉自覆其背。志常南向,不思北徂,雖東西回翅,開翅之始,必先南翥,故一名懷南。江左名爲逐影。其鳴自呼云:鉤輈格磔,行不得也,哥哥。《林通詩》林木叫鉤輈。《註》鷓鴣自呼也。互詳鷓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