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蚶
〈名〉
(1) 动物名。俗叫瓦垄子或瓦楞子,又叫魁蛤 [blood clam;ark shell],蚶属的软体动物,介壳厚,稍呈心脏形,自壳顶出隆起的放射纵线四十多条,像瓦垄。生活在浅海泥沙中,肉味鲜美。通称“蚶子”
[何胤]疑食蚶蛎。——《南齐书·周颗传》
(2) 又如:蚶菜(赤贝的一种);蚶酱(蚶肉制成的酱)
		
	| 【基本信息】 | 
		
		
		拼音:hān 注音:ㄏㄢ 部首:虫部  | 
	  
| 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1 部外笔划:5 | 
| 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JAFG 五笔98版:JFG 笔划:25121412211 | 
| 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6B6 十进制:34486 | 
| 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 
| 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虫、甘声 | 
◎ 蚶
〈名〉
(1) 动物名。俗叫瓦垄子或瓦楞子,又叫魁蛤 [blood clam;ark shell],蚶属的软体动物,介壳厚,稍呈心脏形,自壳顶出隆起的放射纵线四十多条,像瓦垄。生活在浅海泥沙中,肉味鲜美。通称“蚶子”
[何胤]疑食蚶蛎。——《南齐书·周颗传》
(2) 又如:蚶菜(赤贝的一种);蚶酱(蚶肉制成的酱)

 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