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涣

康熙字典部首:水
康熙字典笔划: 部外笔划: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呼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玩切,??音喚。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,睢渙二水出焉。 又卦名。《易·正義》渙者,散釋之名。大德之人,建功立業。散難釋險,故謂之渙。《詩·周頌》繼猶判渙。 又渙渙,水盛貌。《詩·鄭風》溱與洧方渙渙兮。 又渙爛,文章貌。《後漢·延篤傳》渙爛兮其溢目。 又《廣韻》呼會切《集韻》呼外切,??音翽。義同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繁体:渙
拼音:huàn 注音:ㄏㄨㄢˋ 部首:氵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0 部外笔划:7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IQMD 五笔98版:IQMD 笔划:44135251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DA3 十进制:28067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氵、奂声 |
《唐韻》呼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玩切,??音喚。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,睢渙二水出焉。 又卦名。《易·正義》渙者,散釋之名。大德之人,建功立業。散難釋險,故謂之渙。《詩·周頌》繼猶判渙。 又渙渙,水盛貌。《詩·鄭風》溱與洧方渙渙兮。 又渙爛,文章貌。《後漢·延篤傳》渙爛兮其溢目。 又《廣韻》呼會切《集韻》呼外切,??音翽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