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隍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阜(
),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,皇声。本义:没有水的护城壕) 同本义 [dry moat outside a city wall]隍,城池也,有水曰池,无水曰隍。——《说文》
城复干隍。——《易·泰》
(2) 又如:隍陴(城壕与女墙);隍阱(城壕、陷坑);隍堑(城壕)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huáng 注音:ㄏㄨㄤˊ 部首:阝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1 部外笔划:9 繁体部首:阜 笔划:12 部外笔划:9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BRGG 五笔98版:BRGG 笔划:5232511112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68D 十进制:38541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阝、皇声 |
◎ 隍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阜(
),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,皇声。本义:没有水的护城壕) 同本义 [dry moat outside a city wall]隍,城池也,有水曰池,无水曰隍。——《说文》
城复干隍。——《易·泰》
(2) 又如:隍陴(城壕与女墙);隍阱(城壕、陷坑);隍堑(城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