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圂

康熙字典部首:囗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7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胡困切,音溷。《說文》廁也。从豕在囗中也。會意。 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??胡慣切。與豢同。《禮·少儀》君子不食圂腴。註: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。
漢典
考證:〔《說文》象豕在囗中也。《禮·少儀》君子不食圂腴。圂音豢。〕 謹按引說文豕在囗中與上文所引重複,且訓豕在囗中者音胡惯切,今改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。註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hùn 注音:ㄏㄨㄣˋ 部首:囗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0 部外笔划:7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LEI 五笔98版:LGEI 笔划:251353334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5702 十进制:22274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胡困切,音溷。《說文》廁也。从豕在囗中也。會意。 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??胡慣切。與豢同。《禮·少儀》君子不食圂腴。註: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。
漢典
考證:〔《說文》象豕在囗中也。《禮·少儀》君子不食圂腴。圂音豢。〕 謹按引說文豕在囗中與上文所引重複,且訓豕在囗中者音胡惯切,今改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。註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