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芨
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4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居立切,音急。《玉篇》芨,堇草,卽烏頭也。 又《本草》白芨,葉似初生椶苗,開花長寸許,紅紫色,中心如舌,七月實熟。陶弘景曰:可以作糊。本名連及草,或作白及,或作白給。 又紙芨。《謝靈運·山居賦》剝芨巖椒。《自註》芨皮可爲紙。《顧氏·負暄雜錄》扶桑國出芨皮紙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jī 注音:ㄐㄧ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6 部外笔划:3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0 部外笔划:4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EYU 五笔98版:ABYU 笔划:12235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2A8 十进制:33448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居立切,音急。《玉篇》芨,堇草,卽烏頭也。 又《本草》白芨,葉似初生椶苗,開花長寸許,紅紫色,中心如舌,七月實熟。陶弘景曰:可以作糊。本名連及草,或作白及,或作白給。 又紙芨。《謝靈運·山居賦》剝芨巖椒。《自註》芨皮可爲紙。《顧氏·負暄雜錄》扶桑國出芨皮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