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芰
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0 部外笔划:4
康熙字典解释:
〔古文〕茤??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奇寄切,音妓。《說文》蔆也。《楚語》屈到嗜芰。《屈原·離騷》製芰荷以爲衣兮。《酉陽雜俎》今人但言蔆芰,諸解草木書,亦未分別,唯《王安貧·武陵》記云:四角、三角曰芰,兩角曰蔆。《本草註》其葉支散,故字从支。 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來需之水,西歷芰澗水。 《集韻》亦作??。古文??从??作。《集韻》??从??作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jì 注音:ㄐㄧˋ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7 部外笔划:4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0 部外笔划:4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FCU 五笔98版:AFCU 笔划:122125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2B0 十进制:3345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支声 |
〔古文〕茤??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奇寄切,音妓。《說文》蔆也。《楚語》屈到嗜芰。《屈原·離騷》製芰荷以爲衣兮。《酉陽雜俎》今人但言蔆芰,諸解草木書,亦未分別,唯《王安貧·武陵》記云:四角、三角曰芰,兩角曰蔆。《本草註》其葉支散,故字从支。 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來需之水,西歷芰澗水。 《集韻》亦作??。古文??从??作。《集韻》??从??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