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捔

康熙字典部首:手
康熙字典笔划:11 部外笔划:7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古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訖岳切,??音覺。《博雅》掎捔也。通作角。《左傳·襄十四年》譬如捕鹿,晉人角之,諸戎掎之。《註》角者,當其頭也。掎者,踣其足也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仕角切,音浞。刺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叉蔟之所攙捔。《註》攙捔,貫刺之也。《廣韻》亦作??。《集韻》或作??。又作簎。 又《集韻》測角切,音齪。與擉同。亦刺取也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jué,zhuó 注音:ㄐㄩㄝˊ ㄓㄨㄛˊ 部首:扌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0 部外笔划:7 繁体部首:手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RQEH 五笔98版:RQEH 笔划:121353511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354 十进制:25428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古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訖岳切,??音覺。《博雅》掎捔也。通作角。《左傳·襄十四年》譬如捕鹿,晉人角之,諸戎掎之。《註》角者,當其頭也。掎者,踣其足也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?仕角切,音浞。刺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叉蔟之所攙捔。《註》攙捔,貫刺之也。《廣韻》亦作??。《集韻》或作??。又作簎。 又《集韻》測角切,音齪。與擉同。亦刺取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