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鱸

康熙字典部首:魚
康熙字典笔划:27 部外笔划:16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廣韻》落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都切,??音盧。魚名。《正字通》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《後漢·左慈傳》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《註》神仙傳云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《晉書·張翰傳》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简体:鲈
拼音:lú 注音:ㄌㄨˊ 部首:魚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27 部外笔划:16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QOHL 五笔98版:QOHL 笔划:35251214444215315251212522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9C78 十进制:4005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廣韻》落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都切,??音盧。魚名。《正字通》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《後漢·左慈傳》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《註》神仙傳云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《晉書·張翰傳》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