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菉
〈名〉
(1) 草名。即荩草 [hispid arthra-xon]。一名“王刍”。
菉,王刍也。从草,录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菉蘋齐叶兮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
菉似竹,高五六尺,淇水侧人谓之菉竹。——《诗·淇澳草木》疏
(2) 一年生细柔草本。叶片卵状披针形,近似竹叶。生草坡或阴湿地。作牧草。茎叶药用,汁液可作黄色染料。如:菉竹(荩草的别名);梅菉(地名,在广东)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lù 注音:ㄌㄨˋ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1 部外笔划:8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4 部外笔划:8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VIU 五笔98版:AVIU 笔划:122511241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3C9 十进制:33737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◎ 菉
〈名〉
(1) 草名。即荩草 [hispid arthra-xon]。一名“王刍”。
菉,王刍也。从草,录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菉蘋齐叶兮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
菉似竹,高五六尺,淇水侧人谓之菉竹。——《诗·淇澳草木》疏
(2) 一年生细柔草本。叶片卵状披针形,近似竹叶。生草坡或阴湿地。作牧草。茎叶药用,汁液可作黄色染料。如:菉竹(荩草的别名);梅菉(地名,在广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