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瘰

康熙字典部首:疒
康熙字典笔划:16 部外笔划:11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廣韻》郎果切《集韻》魯果切,??音裸。瘰??,筋結病也。《正字通》瘍繞頸項絫絫也。《方書》瘰癧,或在耳後,頤項缺盆,手少陽三焦經主之。或在胷及胷之側,皆爲馬刀瘡,足少陽膽經主之。 又《集韻》與蠡同。瘯蠡,皮肥也。一曰疥病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謂其不疾瘯蠡也。《釋文》蠡,說文作瘰。瘯瘰,皮肥也。 又《集韻》盧戈切,音羸。義同。 又魯猥切,音磊。癧病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luǒ 注音:ㄌㄨㄛˇ 部首:疒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6 部外笔划:11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ULXI 五笔98版:ULXI 笔划:41341251215542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7630 十进制:3025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廣韻》郎果切《集韻》魯果切,??音裸。瘰??,筋結病也。《正字通》瘍繞頸項絫絫也。《方書》瘰癧,或在耳後,頤項缺盆,手少陽三焦經主之。或在胷及胷之側,皆爲馬刀瘡,足少陽膽經主之。 又《集韻》與蠡同。瘯蠡,皮肥也。一曰疥病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謂其不疾瘯蠡也。《釋文》蠡,說文作瘰。瘯瘰,皮肥也。 又《集韻》盧戈切,音羸。義同。 又魯猥切,音磊。癧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