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茻
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2 部外笔划:6
康熙字典解释:
《集韻》文紡切,音惘。《說文》衆草也,从四屮,凡茻之屬皆从茻,讀與冈同。自爲部。《正字通》入艸部。《六書正譌》衆草也,象形。別作??,訓逐兔艸中也,非艸、茻之義。 又《廣韻》模朗切,音莽。義同。 又《通志·六書略》茻,蕨類,繁薈而叢生。 又滿補切,音姆。莫後切,音晦。義??同。《玉篇》作??。??,古文友字。
字典查字: |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mǎng 注音:ㄇㄤˇ 部首:艸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2 部外笔划:6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BTBH 五笔98版:BTBH 笔划:523522523522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33B 十进制:33595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集韻》文紡切,音惘。《說文》衆草也,从四屮,凡茻之屬皆从茻,讀與冈同。自爲部。《正字通》入艸部。《六書正譌》衆草也,象形。別作??,訓逐兔艸中也,非艸、茻之義。 又《廣韻》模朗切,音莽。義同。 又《通志·六書略》茻,蕨類,繁薈而叢生。 又滿補切,音姆。莫後切,音晦。義??同。《玉篇》作??。??,古文友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