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蓂
康熙字典部首:艸
康熙字典笔划:16 部外笔划:10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莫經切,音冥。蓂莢,瑞草。堯時生于庭。《玉篇》曆得其分度則蓂莢生于階,月一日一莢生,十六日一莢落。 又思蓂子,藥名。《炮炙論》思蓂子,味苦,煎之有涎。 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??莫狄切,音覓。《爾雅·釋草》菥蓂,大薺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菥蓂竽瓜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míng 注音:ㄇㄧㄥˊ 部首:艹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3 部外笔划:10 繁体部首:艸 笔划:16 部外笔划:10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APJU 五笔98版:APJU 笔划:122452511413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84C2 十进制:33986 |
【汉字结构】 | 上下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艹、冥声 |
《唐韻》莫經切,音冥。蓂莢,瑞草。堯時生于庭。《玉篇》曆得其分度則蓂莢生于階,月一日一莢生,十六日一莢落。 又思蓂子,藥名。《炮炙論》思蓂子,味苦,煎之有涎。 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??莫狄切,音覓。《爾雅·釋草》菥蓂,大薺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菥蓂竽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