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歧

康熙字典部首:止
康熙字典笔划:8 部外笔划:4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廣韻》巨支切《集韻》翹移切,??音祁。《集韻》同跂。足多指也。或作枝。 又歧路也。《顏延之·赭白馬賦》臨歧矩步。《註》歧,歧路也。《爾雅》曰:二達謂之歧。《後漢·張堪傳》麥穗兩歧。《註》一莖兩穂,如歧路之二達。 又歧歧,飛行貌。《潘岳·笙賦》翾翾歧歧。 通作岐。 又《玉篇》古文??字。註詳邑部四畫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拼音:qí 注音:ㄑㄧˊ 部首:止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8 部外笔划:4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HFCY 五笔98版:HFCY 笔划:21211254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B67 十进制:27495 |
【汉字结构】 | 左右结构 |
【造 字 法】 | 形声;从止、支声 |
《廣韻》巨支切《集韻》翹移切,??音祁。《集韻》同跂。足多指也。或作枝。 又歧路也。《顏延之·赭白馬賦》臨歧矩步。《註》歧,歧路也。《爾雅》曰:二達謂之歧。《後漢·張堪傳》麥穗兩歧。《註》一莖兩穂,如歧路之二達。 又歧歧,飛行貌。《潘岳·笙賦》翾翾歧歧。 通作岐。 又《玉篇》古文??字。註詳邑部四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