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方式:
    字典查字:
汭字基本信息
【基本信息】 拼音:ruì
注音:ㄖㄨㄟˋ  部首:氵部
【简/繁体笔划】 笔划:7  部外笔划:4  繁体部首:水 
【常用输入法】 五笔86版:IMWY  五笔98版:IMWY  笔划:4412534 
【字库编码】 CJK 统一汉字 Unicode十六进制:U+6C6D 十进制:27757
【汉字结构】 左右结构
【造 字 法】 形声;从氵、内声
汭字康熙字典查询
康熙字典条目:汭
汭字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部首:水
康熙字典笔划:8 部外笔划:4
康熙字典解释:

《唐韻》而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儒稅切,??音芮。水名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雝州,其川涇汭。《註》汭在豳地。 又《說文》水相入貌。一曰小水入大水也。 又水內也。《書·堯典》釐降二女于嬀汭。《傳》汭,水之內也。通作芮。《詩·大雅》芮鞫之卽。《箋》水內曰芮,水外曰鞫。 又水北也。《書·禹貢》涇屬渭汭。《傳》水北曰汭。《疏》涇水南入渭,而名爲渭汭,知水北曰汭。又《五子之歌》徯于洛之汭。《正義》待于洛水之北。 又水之隈曲爲汭。《左傳》稱淮水之曲曰淮汭,漢水之曲曰夏汭,滑水之曲曰滑汭。 又沙邊曰沙汭。《木華·海賦》雲錦散文,於沙汭之際。 又《集韻》如劣切,音爇。水北也。義同。《江淹·擬古詩》昨發赤亭渚,今宿浦陽汭。方作雲峰異,豈伊千里別。 又他昆切,音暾。與涒通。詳七畫涒字註。

 最近查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