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条目:澀

康熙字典部首:水
康熙字典笔划:16 部外笔划:12
康熙字典解释: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色立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色入切,??音濇。與歰同。《說文》不滑也。《風俗通·十反篇》冷澀比干寒蜒。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。《溫庭筠詩》澀浪浮瓊砌。 又竹名。《范成大·桂海草木志》澀竹,膚麤澀如砂紙。《集韻》或作瀒??澁。??字原作刃下止。
【基本信息】 |
简体:涩
拼音:sè 注音:ㄙㄜˋ 部首:氵部 |
【简/繁体笔划】 | 笔划:17 部外笔划:14 繁体部首:水 |
【常用输入法】 | 五笔86版:IVYH 五笔98版:IVYH 笔划:44153453421212121 |
【字库编码】 | CJK 统一汉字 Unicode十六进制:U+6F80 十进制:28544 |
【汉字结构】 | |
【造 字 法】 |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色立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色入切,??音濇。與歰同。《說文》不滑也。《風俗通·十反篇》冷澀比干寒蜒。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。《溫庭筠詩》澀浪浮瓊砌。 又竹名。《范成大·桂海草木志》澀竹,膚麤澀如砂紙。《集韻》或作瀒??澁。??字原作刃下止。